「視覺藝術學思達共備社群」,成立於 2015年10月5日,目前已超過 2 年,
臉書社團共有約1100位成員(仍不斷增加中),實際聚會固定共備夥伴約20人。
受訪者:孫菊君(新北市立中和國中美術教師、社群召集人)
Q1:
請問老師是在什麼時候成立共備社群?如何開始?(比如如何聚集一群人、如何規劃課程內容等)
A1:
2015年3月,在張輝誠老師的鼓勵之下,我開始正式開放教室觀課,也大力促成當時同校的江玄文老師跟進開放教室。玄文老師與我,常常彼此討論學思達在美術課的運用,因為一起共備感覺很受用,便發想成立類似讀書會性質的共備社群,讓附近有興趣的美術老師一起碰面討論,於是便訂下每個月找一次週一晚上,在中和區員山路上的「大璞人文咖啡茶館」二樓場地聚會。
最早的「新北美術學思達共備社群」因為是自發性的社群,沒有任何經費,來的夥伴必須符合咖啡館場地的低消,當然也沒有講師費可以核銷,由我和玄文兩人輪流主持會議及分享學思達的課堂實務與心得。我們在臉書社團發文召集,最先前來的夥伴大約十位不到,漸漸地人數愈來愈多,而且不只是附近的老師,開始有來自桃園、中壢、新竹甚至台中的老師,很令人感動。由於場地空間的設定,最多可容納二十五位夥伴,所以今年以來的共備聚會,幾乎都呈現報名秒殺的狀況,聲勢愈來愈壯大。
Q2:
社群主要聚會的形式(頻率、地點、內容)?
A2:
每次的共備內容,都有不同主題,提供教師教學難處解決的支持系統,包含:學思達課堂操作技術、自學講義製作研討、提問策略引導設計、師生互動情緒覺察,教材及教學好點子的分享,以及專家增能講座等,彼此切磋交流課堂各種問題,共享教案創意資源。 2017年9月起,因有感於社群已突破地域性及學層限制,因此改名為「視覺藝術學思達共備社群」。直至2017年10月為止,以每月乙次的頻率,已舉辦過16次實體聚會。 2017年6月,社群獲「親子天下教育創新100選」的肯定。
Q3:
您認為社群裡包含哪些關鍵元素很大地幫助社群內老師成長?
A3:
社群的與會成員,打破任教學科、學層、所在地區、個人身份等教育現場的框架與隔閡,有正式、代理、兼課老師及師培生;有國中、國小、高中、高職老師,大學教授、學齡前老師、畫室才藝班老師、自學家長...等;有公立學校老師,也有私校老師;以美術科為主,卻也有音樂科、表演科、輔導科,甚至地理科、數學科、語文科老師共襄盛舉。週間日課後晚間,老師們不遠千里赴會,除了新北市、台北市教師外,更有來自桃園、新竹、基隆、宜蘭,甚至必須搭乘高鐵奔波兩地,來自台中和南投的老師們。所有參與共備的成員,沒有研習時數核予,也沒有誤餐便當及車馬費補助。
到底是什麼力量,讓這一群渴望改變的老師,熱血共聚於週一的夜間咖啡館呢? 這股由第一線教學現場老師,自發啟動的草根力量,吸引著更多老師,排除時空限制,摒除庶事雜務,不需任何官方的獎勵與補助,彼此感染互相支持,討論解決課堂的各項難點。大家真摯地感受澎拜熱血,尋回志業初衷,帶回教學現場滿滿能量,進而發動教學改革,得到與學生互動的無比滿足,那正是身為一個教師在自我價值實踐上最大的肯定。
Q4:
您如何帶動社群老師的向心力?讓社群成員願意在一年半的時間裡持續回流?
A4:
體制內的教育現場,從各種形式的例行性增能研習到領域教學研究會議,教師社群彼此的支持力量是薄弱甚至徒具形式的,許多老師都十分渴望與其他夥伴討論自己的課堂與教學,但「鄉愿」或是「相輕」的校園文化及環境氛圍,往往無法提供真誠的共備與支持,當被規定或指派的觀課議課,被帶著評鑑的眼光加以檢視時,只是造成老師們莫大的壓力。
不諱言,要維持一個長久經營的社群,必須要有一個願意付出的靈魂人物,我很榮幸可以在翻轉教育風起雲湧的時間點,成為一個召集者與聯繫者,一貫地真誠且無私付出的心,相信感染了每位與會老師。每次聚會我會鄭重請老師們自我介紹,拉近彼此距離,每位老師在這裡是被接納的、受重視的。老師們願意持續回流,且不遠千里而來,相信社群內提供的各種與時俱進的專業知能與訊息對他們是饒富意義且深切受用。從最初以我本人與玄文老師為主導,到學思達後援會在講師費和場地費的贊助挹注後,得以邀請各地講師前來分享,到最近請社群夥伴彼此分享教學好點子,激發更多互動機會,「視覺藝術學思達共備社群」是持續進步一起向前的。
最後我要提及「視覺藝術學思達共備社群」特別的一點,雖然不完全必要,但卻是讓社群聚會情感聯繫更融洽的一點。——我們選擇了一個充滿藝文氣息的咖啡館空間進行聚會,咖啡館溫暖的燈光氛圍、便於互動的座位配置等,讓大家即使在一整天的課務之後,身心得以獲得放鬆與安慰,就我個人而言,一整天的忙碌緊湊彷彿消失,得到的是精神心靈的滿足,相信曾經在這樣場域的夥伴們都感受到了,這股力量很迷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