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太久沒教授七年級(國中一年級)的課程,高估了學生自學的能力,
我的第一堂自學課程顯得亂七八糟,力不從心。七年級的孩子其實稚氣未脫,單純的笑容十分可愛,上課氣氛也活絡,但是對於文字閱讀能力,普遍較不能掌握重點,
要讓他們可以進入「自學—思考—表達」的學思達情境,必須花更多的耐心一步一步引入。
首先,為了學思達的第一步「大聯盟選秀分組法」可以順利進行,老師必須進行區分「老闆、明星球員、教練、牛棚」等身份的群組前測。
(關於「大聯盟選秀分組法」,可參考君阿桑之前的文章:)
「大聯盟選秀分組法」的目的,是希望每一組的成員都是有著「強、中、弱」的異質分組,以發揮強帶弱,讓每位成員都有為團隊貢獻、發揮一己之價值的機會。
所以,理想的「前測」單元,應包含「適用、效度、效率」三個面向:
- 適用性:是否足以引起學生興趣,進而願意全力投入。
- 效度:老師是否可以有效從前測單元充分瞭解學生的先備程度。
- 效率:面對可能多達20班的任教班級,老師是否可以簡便又快速地判斷完成。
2016年暑假最夯的「精靈寶可夢GO」,我想會是一個不錯的切入點。
我的美術學思達課堂,在自學部分,除了課本文字之外,常常會使用「維基百科」中介紹藝術家、藝術派別或藝術詞彙的文字來補充。
從維基百科擷取下來的「精靈寶可夢GO」詞條解釋,對於國一新生來說,文字量是大了點,但是我想傳達給學生的訊息有:
一、之後美術課堂會大量使用維基百科來自學。
「嗯,同學,老師是認真的!」
「美術課可不是玩玩勞作塗塗鴉而已喔!」
「美術課可不是玩玩勞作塗塗鴉而已喔!」
二、文章長沒有關係,維基百科本來就是寫給一般有基本閱讀能力的人看的,不要害怕,只有小學程度,慢慢看一定可以看得下去,而且課堂上還會教你找出重點。
老師的OS:「不會連那麼夯的寶可夢都看不下去吧?同學~」
三、讓愛玩的同學(尤其是男生,不是性別歧視,而是普遍現狀)先在課堂有機會領導小組話題,得到認同感及成就感。
「來來來,美術課人人平等,老師沒有成見喔,每個人都有機會為小組貢獻能力,不一定只有會畫畫才能拿分數」
而老師可以從中瞭解學生上國中前的先備能力(學習態度、繪圖能力、個人創意等等),是再好不過的前測單元了,以這樣的學習單所呈現出來的學生狀況,我十分順利地分了群組,完成開學第一件大事~「大聯盟選秀分組法」。
但是顯然,不是所有孩子都有辦法順利閱讀,並找出重點。
我讓第一個班級自學閱讀後,問了一個問題:
「對一個完全沒有接觸過這個遊戲的人,請簡單敘述,什麼是『精靈寶可夢』?」
答案其實就在維基百科的第一行:「是一款行動平台擴增實境遊戲」
好的好的,我知道,其實這幾個字很難理解,所以維基百科用了一大段文字來解釋寶可夢在「擴增實境」的應用。
學生在我丟出問題後其實是傻住的,因為他們不知道老師要他們說什麼,不就是一個遊戲嗎?要怎麼講呢?於是我就進一步問,文章裡面有提到幾次「現實世界」?「現實世界」跟這個遊戲有什麼關聯?
然後越問越慘,回答得零零落落亂七八糟,於是我意識到了,學生是有看沒有懂,對老師的提問也沒有問題意識,更不要說有一些孩子的文章根本是白的,他們可能連要畫重點都不知從何做起!
必須得要調整!
於是我迅速做了一個表格,準備一步步帶他們用最簡單的「心智圖」法來歸納維基百科一大段直敘的文字。然後馬上在下一個班級調整課程流程:
學生10分鐘自學,各自畫重點,全組每個人有專心進行的立刻發下一張加分卡,剛開始無法靜下來自學的同學,發現別組已經有加分,紛紛拿出螢光筆也開始進行。
發現無法畫重點的孩子,馬上請同組同學協助,額外加分。
接著由全組進行第二個心智圖,中間主題是「寶可夢的正面影響」,全組討論結論,請老闆執筆寫下,下課前老師檢查,給予加分。
這樣的調整,發現學生經由老師帶領第一個關於「擴增實境」的心智圖之後,在共同討論第二個心智圖,明顯的更能抓住重點,更全面的整理文章之所述,且由(最皮的)老闆執筆,避免有人不參與討論,當然,即時加分也提供足夠動機,在各組熱烈的討論氛圍中,比較起上一堂勉強而零落的提問回答,效果好太多了。
同時,對於美術課的心智圖,編排美麗是可以要求的喔!而之後再去填寫學習單的問題,自然也可以深入多了。
同時,對於美術課的心智圖,編排美麗是可以要求的喔!而之後再去填寫學習單的問題,自然也可以深入多了。
我會用「海螺計分表」上的token(隊徽)設計,從分工合作到上台報告,來當作每一組培養團隊默契的第一步。
在實物投影機底下秀出隊徽,並說明設計理念,底下的同學則針對每組的報告進行「互評表」的紀錄。
不能不調整
教學的過程,永遠也是學習的過程。
課堂的狀況,有太多是事前備課所無法掌握的,要學生從在台下習慣被填鴨,到自己能夠主動歸納整理知識,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從事「學思達」的老師,剛開始師生彼此互動磨合,受挫是絕對難免,即時調整,想方設法讓課堂流程更順暢,學生更投入,那美好會發光的「課堂風景」不遠矣~共勉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